
**滚动轴承过热原因及排查指南**
**一、过热常见原因**
1. **润滑问题**:润滑不足、油品选型错误(黏度过高/低)、润滑脂老化或污染,导致摩擦增大。
2. **装配不当**:安装时轴与轴承座不同心、预紧力过大、游隙过小,造成局部应力集中。
3. **载荷异常**:超负荷运行、轴向/径向载荷分布不均或冲击载荷引发过热。
4. **异物侵入**:灰尘、金属屑等污染物进入轴承内部,加剧磨损和摩擦生热。
5. **轴承损伤**:滚道剥落、保持架变形、滚动体磨损等内部缺陷,导致运行卡滞。
6. **散热不良**:密封过严、环境温度过高或冷却系统故障,影响散热效率。
**二、系统性排查步骤**
1. **检查润滑状态**
- 确认润滑剂型号符合要求,油量适中(过多会搅拌发热)。
- 观察油脂是否变质(颜色变深、结块)或被污染,必要时清洗更换。
2. **验证安装精度**
- 使用百分表检测轴与轴承座的同轴度(偏差≤0.05mm)。
- 测量游隙是否符合标准,预紧力是否在合理范围。
3. **分析运行参数**
- 核实际载荷是否超出轴承额定值,调整设备负载或更换高承载轴承。
- 检查转速是否与轴承极限转速匹配,高速工况需选用精密级轴承。
4. **排查污染源**
- 检查密封件是否失效,清理轴承座周围环境,增设防尘罩。
5. **拆解诊断**
- 拆卸后观察滚道、滚动体是否有剥落、压痕;保持架是否变形断裂。
- 使用内窥镜检查轴承座内部磨损痕迹,判断是否需更换配件。
**三、预防措施**
- 定期监测轴承温度(建议≤80℃)及振动值,建立维护档案。
- 严格遵循安装规范,使用液压工具避免敲击。
- 针对工况选择适配的轴承类型(如高温环境选用陶瓷轴承)。
通过逐项排查和针对性改进,可有效解决轴承过热问题,延长设备寿命。